职称评审
浅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经济论文发表
摘 要: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大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需要控制的核心要素之一,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继而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现今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强化信贷管理提出了几项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概述
  银行信贷风险产生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指贷款不能按期收回而造成信贷资金及其收益损失的可能性,其具体表现为不良贷款,即未能如期偿还的贷款。从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风险是一种概率事件,其研究的损失只是一种概率事件而不是现实事件,同时银行的信贷风险又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行为。其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借款人能否如约对贷款进行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另外一方面是由于大量不良贷款的形成导致商业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不能被消灭,只能降低与化解。影响信贷风险的因素主要有诸如国家经济状况的改变、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的产生等外部因素,以及商业银行贷款的规模、商业银行贷款的结构、商业银行的运营收入等内部因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就是围绕这些因素进行的。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贯穿于贷款政策的制定、客户的选择,直至贷款的收回及有问题贷款的识别和处理的整个银行信贷业务过程中,在强调风险可能造成损失的同时也强调对风险的防控。其目标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信贷管理体系,制定正确的贷款政策和科学的工作规律,提高贷款的质量,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以应付提款、支付和弥补亏损,能敏锐识别贷款各环节出现的预警信号,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管理和控制,同时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金融危机之后的缓慢恢复期,而我国经济形势又十分复杂,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远超过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同时,基于商业银行本身既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企业,又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在银行的各种风险中,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贷风险管理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银行贷款质量的优劣、信贷资产所面临风险的大小对银行的经营成果乃至生存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本质上说,信贷风险管理是解决银行资本的有限性与业务发展无限性之间矛盾的有效工具。因此加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是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商业银行经营本身的特殊性,使其比一般的企业经营具有更大的风险,而信贷风险是各种经济风险的集中反映。同时,商业银行形成资产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存款,其具有的高提取性、高流动性和短期限性等特点将导致商业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方面往往不一致。一旦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大量形成,就会加剧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与期限性的不对称,从而有可能导致银行挤兑风潮的出现,甚至银行倒闭。如今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各银行对此的危机意识不断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已成为银行自身极度需要发展和强化的内容。
2.2加强信贷管理是防范金融风险不断增大的需要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其中所蕴涵的风险不断地被释放出来,如房地产贷款行业波动风险、虚构交易风险、担保方式变异风险等。另外,世界经济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业影响比较显著。例如2007年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导致的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功能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市场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仍是间接融资,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与压力。因此,银行需要信贷风险管理来对此进行防范。
2.3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是推进银行业务国际化,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由之路
  外资银行的进入使银行业得竞争不断加剧。加入WTO之后,我国依照承诺开发国内银行业,外资银行大量进入我国,外资银行普遍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国内的银行在这方面望尘莫及,致使许多优质客户资源转向外资银行,使国内银行的信贷风险加剧。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资产风险管理方面已采取了多种措施,并取得明显的成绩和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这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敲响了警钟,告知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信贷风险管理中的漏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银行内部风险控制不够健全
  商业银行内部监控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骗贷案件及屡见不鲜的信贷操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具体表现在:1.部门、岗位的制约力度有限。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国有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机构的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传统的垂直管理机构体系中,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信贷政策的制定、实施、检查等仍然集中在单一部门。2.审批制度不科学。虽然有负责任的层次把关,但还是很难准确判断贷款发放后能否安全收回。各级审批人员只从表面资料或者形式上判定还贷能力强弱,而无法判断贷款发放后能否收回。3.信贷风险管理组织及方法较落后。
  内部风险控制的不健全常常造成银行信贷操作风险。一方面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商业银行的地域性政府管理,导致一些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程序呈现出非标准化特征,缺乏统一规范;另一方面在信贷前没有对客户进行量化,在审批决策上实行的“行长负责制”使审查独立性受到挑战,信贷发放后检查阶段无法对借贷对象的动态变化做出及时反映。
3.2  外部信贷环境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监管当局,以现场与非现场稽核为监管手段,以市场准入、业务运营、市场退出为重点的监管环节。虽然确立了我国特色的银行监管体系,但在实际中我国的商业银行监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审慎基础的会计制度尚未建立,现代化的监管体系仍然处在建设之中、一些问题银行的处置方式非市场化等等。
3.3 信贷制度执行力不足
  在信贷业务中,一些关键部门的信贷制度缺乏执行力是信贷业务操作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在商业银行的制度中有些对关键岗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这些制度在实际中执行比较困难,经常由于这样那样的借口与原因使信贷制度形同虚设。另外,在信贷业务中也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评估检查经营部门在遵守执行信贷政策、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的情况,这种现象常常导致许多经营部门出现越权贷款、违规贷款。银行对贷后管理配备的人员较少,贷后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加上风险预警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贷后风险追究不落实,因而造成新的不良贷款继续产生。因而,加强贷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3.4 银行员工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银行员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商业银行需要既懂银行信贷业务又懂借贷对象的经济业务与相关金融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情况来看,这样的员工数量稀少,远远不能满足信贷业务的需求,同时很多业务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4  加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几点建议
4.1 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信贷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信贷的风险水平的高低,因此严格的内控制度不可或缺。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进一步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才能较好地实现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结合。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对已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测,而应参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在组织结构上确保岗位制约,严格信贷管理,从决策的开始至结束,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控制,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具体的要做到:1)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信贷专家管理队伍,包括对市场了解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熟悉;2)转变银行的经营思想,强化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3)改变风险管理部门的审计主体,逐步摒弃“行长负责制”;4)提高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技术,借鉴西方以及国内的成功经验,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5)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共同防范信贷风险;6)严格程序管理,对每一笔贷款做到严格监控。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系统工程,需要强化各部门职责,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内控体系的效率。
4.2 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外部监管体系
  构建和完善合理的外部监管体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完善商业银行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想做到商业银行在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在当前乃至将来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必须大力的加强商业银行监管法律框架建设,对待监管的执法力度也必须得到加强,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和效率。2)审慎会计原则与审慎监管标准同时实施。审慎监管标准与审慎会计原则是在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中起到重要作用,审慎监管标准与审慎会计原则是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重要经验教训。3)建立现代化得监管系统。银监会对被监管商业银行机构持续监管、保证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的基础是准确、及时的信息获得。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建设方面与国际同行相比较还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必须借鉴国际理念,建立自己现代化的监管系统。
4.3注重对信贷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银行应加紧人才的引进,充实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不能因为种种原因降低信贷岗位专业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各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信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将绩效管理与教育培训结合,使他们在培训中不仅可以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团队协作精神。另外,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提高信贷人员识别风险的能力及自我管理,建立以信贷员为核心的风险早期发现机制,一个信贷员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以及主观能性发挥与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是紧密相连的。信贷人员与银行应该结成命运的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风险的早期发现和控制。  
4.4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处机制
  一方面,要构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绩效考评、专项业务业绩考评等绩效奖励体系,适当调整有关资产的质量指标,加大以测算利润贡献和风险利润的方式评价资产风险管理的工作绩效,鼓励化解历史存量信贷风险资产。另一方面,要建立恰当的处罚体系,体现公正准确的原则,统一处罚尺度,界定呆帐贷款损失责任,按风险程度划分不同等级的责任,明确相关责任人,确定罚款数额标准,统一行政处分和其他处理措施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徐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08,(8)
[2]贺建风.论改进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10)
[3]李海红.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9,(5) 
[4]张颖.新技术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金融研究1998,(2).
[5]陈建华、唐立波,浅析我国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金融研究,2002,(9) .
[6]杭州金融研修学院课题组.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研究.金融论坛,2005,(12) .
[7]李英.对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若干思考.经济研究,2008,(11).
[8]刁钦义.商业银行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的思考叨.济南金融,2007,(2).
[9]李珏,贾乃莹.关于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研究.新财经,2010,(11)

(责任编辑:z)

TL:18863576787   QQ:63997957

 
1718期刊网论文发表网收录期刊1000余种,遍及教育、医学、经济、管理、建筑、农业、林业、计算机、信息、能源环境、艺术、文学、新闻、图书馆、档案、化工、水利、电力、煤炭、冶金、安全等杂志论文发表、论文代发服务。

copyright©版权所有 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升文化传媒中心
投稿邮箱:
lunwen1718@163.com
联系电话
18265500222、18863576787
QQ
120998065、925763962
937139875
业务
论文发表
论文代写
论文定制
期刊征稿
论文检测
关于我们
网站简介
支付方式
联系我们
        
 鲁ICP备16006820号